央行重启外汇风险准备金 房企海外还债成本或被抬高

搜狐茂名 2018-08-13 10:07:21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汇率对冲成本已经非常高,高到部分企业难以承受。现在央行重启外汇风险准备金,虽然对房企发债没有直接影响,但如果企业坚持进行汇率掉期等对冲行为,其业务成本也很可能有所上升。企业偿债成本也将抬高。

随着人民币快速贬值及其带来的资本外流压力,尤其是面对美联储加息及中美贸易战持续等国际不确定因素,央行终于出手稳汇率。

8月3日,央行发布公告称,为防范宏观金融风险,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8年8月6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

此举相当于对远期购汇“定向加息”,外汇市场维稳信号明显。消息公布当天,人民币汇率即出现强势反弹,离岸人民币汇率一度跳升500多点。

央行新闻发言人表示,这不属于资本管制,也并非行政性措施,而是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一部分。对于有实际套保需求的企业而言,影响并不大。

“主要是国家为防备外汇储备消耗太多而收紧居民企业兑换外汇行为。对于内房企偿还海外债也是有影响的,还债成本会上升。这种情况下,国家在审批房企发债时,还旧债还是会允许的;发新债除非是资金用于国内,否则是不允许的。”在香港从事房地产资产管理多年的协纵策略管理集团联合创始人黄立冲对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表示。

━━━━

稳汇率保7战

今年4月中旬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明显贬值。8月3日,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兑美元盘中分别跌破6.89和6.91,创下去年5月份以来新低,距离关键点位“7”仅一步之遥。

就在市场担忧人民币汇率会否破“7”之际,央行重启外汇风险准备金,向市场传递出强烈的稳定信号。央行发布公告称,于8月6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

远期结售汇业务,是指客户与银行签订远期结售汇协议,约定未来结汇或售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期限及汇率,到期时按照该协议订明的币种、金额、汇率办理的结售汇业务。该业务对于有未来一段时间收、付外汇业务的客户来说可以起到防范汇率风险,进行货币保值的作用。

央行要求金融机构按其远期售汇签约额的20%交存外汇风险准备金,相当于让银行为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亏损而计提风险准备,通过价格传导抑制企业远期售汇行为。有利于减少外汇流出,稳定人民币汇率。

这不是央行首次收取外汇准备金。2015年“8·11”汇改后,人民币面临持续的贬值压力,当年8月31日,央行印发273号文,于当年10月15日起对金融机构远期售汇业务收取20%的外汇风险准备金。2017年9月,在美元指数走弱、人民币持续升值三个季度后,央行印发207号文,将20%的远期售汇业务外汇风险准备金调为0。

“此次重新收取,主要是由于近期人民币贬值预期有所升温,远期购汇合约需求上升,6月份银行代客远期售汇签约规模为337.5亿美元,是“8·11”汇改以来的新高,预计7月份数据会更高。”联讯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研究员李奇霖对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表示,重新征收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增加了外汇投机成本,对监管层而言,是除直接消耗外汇储备干预外更低成本的选择。

从短期来看,央行稳汇率效果初显。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8月3日消息发布后,随即离岸人民币出现近500点的拉升。8月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8313,较前一交易日上行118个基点。

从历史经验来看,2015年10月15日央行上调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并未从根本上扭转人民币贬值走势。而2017年9月外汇风险准备金调为0后,人民币在短暂贬值后,又重回升值通道。

央行参事盛松成预计人民币目前不会破“7”,他认为,汇率贬值会带来很多问题,一是资本外流压力增大,更加容易使贸易摩擦升级。二是净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已十分有限,没必要通过贬值促出口来拉动经济。

“这次重新收取外汇风险准备金,更为重要的在于信号意义。不排除会有更进一步的措施出台,以维护汇率稳定。”李奇霖说。

━━━━

房企海外债成本或进一步被抬高

8月7日下午,央行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7月末,以美元计值的中国外汇储备为31179亿美元,较6月末上涨58.17亿美元,且涨幅有所扩大。

这个数据并不值得乐观,因为相比2017年末,我国外汇储备减少了220亿美元。而且,真实有效的外汇储备还没有这么多。

外汇储备,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即外汇储备并非中国所持有的资产,它还包括外债,而债迟早是要还的。

根据中国外汇管理局的数据,截至2018年3月,中国中长期外债余额1.71万亿美元。中国总的外汇储备是3.11万亿美元。外债在外汇储备的占比是55%,扣除这部分外债,外汇储备仅1.4万亿美元。

另据外汇局数据,截至2018年3月,我国短期外债余额为71814亿元人民币,占外债总额的64%。即最近2年将会是偿还外债的高峰期。

今年以来,政府层对企业海外发债和境内外房地产投资管控越发严格,以严控外债风险。

6月底,国家发改委发文明确,引导规范房地产企业境外发债资金投向,房地产企业境外发债主要用于偿还到期债务,避免产生债务违约,限制房地产企业外债资金投资境内外房地产项目、补充运营资金等,并要求企业提交资金用途承诺。

房企海外发债难度增加的同时,成本也在不断攀升。尤其是面对人民币贬值预期,部分房企开始为海外融资计提风险准备,对冲汇率风险。

“汇率对冲成本已经非常高,高到部分企业难以承受。现在央行重启外汇风险准备金,虽然对房企发债没有直接影响,但如果企业坚持进行汇率掉期等对冲行为,其业务成本也很可能有所上升。企业偿债成本也将抬高。”一位投资银行人士对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表示。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